关于汉字,一些冷知识和真历史!
易灵大师馆
62

汉字诞生并流传至今,每个字背后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。
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、伦理道德、哲学思考、审美意识等等,都隐藏在一个个的汉字演变过程中,值得我们去探寻,去思考。
以汉字诞生背后有趣的冷知识和真历史作为汉字学习的切入点,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,记忆更加深刻,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典故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
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汉字诞生的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:

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彩虹的说法:如果彩虹出现在东边,表示天空即将放晴;如果彩虹出现在西边,表示隔天将会继续下雨,等等。
然而在古代,人们并不把彩虹当成美丽的自然现象,而是视为天气变化前的预兆,还是种凶兆。
古字把彩虹画成双头蛇,因为古人把彩虹看成是一条出现在天空中的双头蛇,这条双头蛇蛇头朝下就像是在喝地面上的水,并且会将水喝干,所以谣传只要有彩虹出现,不久之后必会有旱象发生。
字义说明 彩虹;许慎强调,虹是雨后天空出现的七色圆弧,形状像是一条长虫,由虫与工组合而成。
字形说明 采仰视角度,取彩虹横跨空中之形造字。最初是画一条双头蛇,蛇头朝下,中间为长弧形的蛇身(图1);演变至今,字形结构已改变:图1 →图2。
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了商代晚期的农具耜;耜是古时人们用来翻土的农具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。
在牛犁出现之前,耒耜为人力整田的主要农具,也因此耒耜成为古时农具的代名词。
耒耜的发明同时开创了中国的农耕文化,而力的古字画的就是古代农具耒的形状,上边有长柄,下端弯曲分开的部分是耒头。
字义说明 力气;许慎认为力是人身体筋脉的样子,而后世文字研究学者则认为力应当是一种农用工具,作者亦将力视为农用工具。与力有关的字, 有功、助、努、动、劳等。
说文解字 “ 筋也,象人筋之形。治功曰力,能圉大灾。凡力之属皆从力。”
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,取力之形造字。最初画出上半部的木杆,下半部为翻土器(图1、图2);演变至今,字形线条结构改变:图1、图2 →图3。
在古代,道与路是有差别的,路是由人不断重复走动后自然形成,道则是经由人工刻意修建而成。
秦始皇时期,曾大力修筑驰道与推行车同轨,因为古时到处都是泥巴路面,每当下过雨后,大大小小不同车轨的马车轧过泥巴路面,等到泥土干了就变成又干又硬、凹凸不平的路,不仅人难以行走,就连马儿也很难在上面奔驰。
因此,秦始皇就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周修建驰道,一是为了方便他可以到各地巡视,二是发生战争时便于快速补给军备与粮食。
秦始皇当时修筑的驰道有一定的标准,必须宽五十步,宽度统一才方便马车的行驶与军队的行走。这就是所谓的道。
古字道有两种表示:一种是“”,表示一个眼睛在道路上,隐含领导的意味;另一种是“”,表示人在道路上行走。
字义说明 路;许慎解释,道是指人所行走的通路,由辵与首组合而成。现今辵以辶表示。
道的表现方式有许多种:第一种,画出外围的道路形状,而里面是眼睛的形状(图1),表示引导的意思;第二种,画出外围道路的形状,人位于道路中间之形(图2),表示人所走的通路。演变至今,字形结构改变:图1、图2、图3 →图4,属半包围结构。
字义说明 马路、道路,供人或交通工具通行的通道;许慎解释,路是由足与各组合而成。
说文解字 “道也,从足,从各。臣铉等曰:‘言道路人各有适也。’”
左边是腿,右上部是脚印,右下部则是一个口(图1);演变至今,字形线条结构略有改变:图1、图2 →图3,属左右结构。
常用词汇 穷途末路 冤家路窄 走投无路 路遥知马力
在古代,贝币是以朋为计算单位,朋的古字像架子上挂着贝壳的样子,所以古代才会将十个贝币称为一朋。后来延伸为朋友的意思,所谓“同门曰朋,同志曰友”。
在古代,朋与友其实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关系。“同门曰朋”是指与自己在一起学习的人,类似同学的关系;“同志曰友”则指因有相同兴趣或想法而在一起的人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一流算命网收录,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。
标签:
评论列表